韵书
𥰙 𠻗 𦃇 𣮉 𠠍 𢤂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㺿 𢓡 𤇴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𧢦 𢜽 𡖂 𦝢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𢘽 𥰰 丿 𩊒 𤤺 𢢞 𡢖 𢰂 𧫚 𩪧 𤹝 𩍘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
  • 廣韻》居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苟起切《正韻》居里切,𠀤音己。 (紙韻)
  • 說文》絲別也。《詩·大雅》綱紀四方。《傳》理之爲紀。《疏》紀者,別理絲數。
  • 又《書·洪範》五紀:一曰歲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星辰,五曰曆數。《疏》五紀者,五事,爲天之經紀也。
  • 又《書·畢命》旣歷三紀。《傳》十二年曰紀。
  • 又《詩·秦風》有紀有堂。《傳》紀,基也。《疏》山基也。
  • 按:《六書》略音起。
  • 又《禮·月令》月窮于紀。《註》紀,會也。
  • 又《穀梁傳·莊二十二年》災紀也。《註》紀,治理也。
  • 又《周語》數之紀也。《註》數起於一,終於十。十則更,故曰紀。
  • 又《史記·本紀註》索隱曰:紀者,記也。本其事而記之。
  • 又《西京雜記》五絲爲䌰,倍䌰爲升,倍升爲緎,倍緎爲紀。
  • 又《玉篇》紀,緒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紀,極也,識也。
  • 又國名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紀人伐夷。《註》紀國,在東莞劇縣。
  • 又姓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紀信。